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7-26 21:14:34
《民事诉讼法》修改对被执行人的信息公布未明确界限,可能侵犯隐私权。采取适当方式监管被执行人,如限制消费、冻结账户等,能保护债权人利益且维护公平正义。根据《民法典》肖像权规定,未经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肖像,保护肖像权是法律要求。法律分析;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在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中的义务时,法院可对其采取或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的措施,但该条文中并未列明公布信息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对于被执行人的个人信息的披露界限没有明文规定,而我国却明文规定了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老赖”们的详细资料属于个人隐私权,如果是以其行为违法为由对他们的隐私进行披露,那么就和民法中“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的规定相违背。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