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1-29 08:20:17
醢的起源大约在殷商时期,比豆酱的出现要早得多。制作方法是:以干肉为原料,加入梁曲、食盐和好酒,浸泡后置于容器中密封百日,即可制成。周代的醢酱包括兔醢、鱼醢、蚳醢等,还有枸酱(一种水果酱)、芥酱(一种蔬菜酱)等。至汉代,“醯”带酸味,即醋;“酱”则包括豆腐。我国酿醋的历史悠久,大约起于汉代。在甲骨文、钟鼎文及其他已发现的文物中,未见有关于谷物醋的记载。醋最初是指酸的滋味。殷商时期,调味用盐与梅。至周代,制作肉酱、鱼醢,因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如各种氨基酸、乳酸、醋酸等,因此酱汁的味道是酸的,称为“醯”。至汉代,醯、醋混用,皆指食醋。南北朝以下至唐,始从“酢”渐过渡到用“醋”字。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