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01 01:23:34
《后汉书·张芝传》中记载:“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这段描述生动地描绘了张芝为了追求书法的极致,甚至将家中用布都练成了字。这种刻苦练习的精神,被后人传为佳话。明朝文学家张岱在他的《家传》一书中也有类似的故事:“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如果年轻时不刻苦练习书法,将来即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可能会因为字迹不佳而受到不利的影响。“临池学书”这个成语,形象地概括了刻苦练习书法的过程。它不仅代表了王献之和张芝等古代书法家的刻苦精神,也提醒着后人,任何技艺的精进都需要长期的刻苦练习和不懈的努力。正如王献之和张芝那样,只有通过不断地临池学书,才能真正掌握书法的艺术精髓,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