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14 19:41:56
简言之,两厢情愿下将共识之事固定化、明晰化,则共识事项即是协议,在法律层面称之为合同。合同与协议仅名号有别,并不影响其实质有效性。在不受法律法规及社会伦理约束下,当事人可自由定义合同或协议之名号、内容、形式等要素。然而,若协议内容详尽且涉及违约责任,即便命名为协议,仍应视为合同。反之,若合同内容含糊不清且未涉及违约责任,即便命名为合同,亦非真正意义上的合同,实为协议。【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