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04 04:22:58
在东汉时期,张衡在其著作《浑天仪图注》中提出了“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的观点,这反映了古人对地球形状的初步理解。723年,唐玄宗派遣一行和南宫说等人,在今河南选定同一条子午线上的13个地点,测量夏至日影长度和北极高度,得出子午线一度长度为351里80步,折算成现代单位约为132.3千米。这一测量结果表明,当时对地球半径的估计约为7600千米,比现代测量结果大约20%。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精确的地形测量成为可能。地球并非完美的球体,而是略微扁平的旋转椭球体。扁率e表示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值通过几何测量、天文测量及人造卫星测量得到,精度极高。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