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09 04:29:57
从我的理解角度来看,我会解释这两个概念。如果仅仅是复制书本上的解释,可能对你理解没有太大帮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可能会给你带来新的启发。首先,当在进行高强度骨骼肌运动或心脏泵血时,都需要氧气来维持。然而,人体内脏器官的运动并不能立即达到高效运作状态(这被称为内脏惰性,其原理与植物性神经调节的延迟有关),导致摄氧量无法迅速满足需氧量的需求,从而产生“氧气债”。随着运动持续,内脏器官的运动能力逐渐提升,摄氧量逐步接近需氧量,身体进入稳态(意味着身体供能系统从无氧为主转变为有氧为主)。在稳态达到后,之前消耗的无氧能量物质需要偿还。这个偿还过程,即运动后过量氧耗,可能持续15分钟到48小时不等。这是因为要偿还的“债”包括磷酸再合成、乳酸清除、维持较高心输出量和体温消耗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