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01 12:35:10
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裔中有人被封于易州(今河北易县),他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易氏源出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在晋献公属下为大夫,其后裔子孙中有人食采于冀州东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孙遂以水名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还有一支易姓源于韩信后裔,吕后杀韩信一门时,韩信一幼子得太尉陈平帮助,由乳母带出,远遁江南,改姓为易以自保。今广东鹤山坡山易姓一族,逢农历四月初二纪念陈平陈太尉生日,至今两千多年,不曾中断。这些不同的来源表明,易姓并非单一来源,而是多个民族文化的融合。易姓的起源丰富多样,每个来源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从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王室后代,到黄帝的后裔,再到姬姓的分支和韩信的后裔,易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