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05 10:44:53
完全归隐的隐士,如晋宋间的宗炳和元代的吴镇,他们坚决拒绝出仕,即便有机会也不为所动。他们真正地远离了尘世,过着隐居的生活。另一种类型是仕而后隐的隐士,他们曾有过官场经历,但由于不满官场的和不公,选择解甲归田。陶渊明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半仕半隐的隐士,如王维,他们在官场中担任官职,却不问政事,保留了一部分隐逸的思想。他们似乎在官场和隐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忽仕忽隐的隐士,如元代的王蒙和明末的董其昌,他们多次复出、归去,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决定自己的去留。隐于庙堂的隐士,如某些虽然做官,但并不执着于政事,他们只是随波逐流,明哲保身。这类人虽然身在庙堂,但心却不在朝廷。似隐实假的隐士,如明代的陈继儒,虽然不做官,但喜欢与官家打交道。他们看似隐居,实则与官场保持着密切联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