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16 16:40:56
诈骗罪的核心在于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自己的财物。这一行为导致了被害人的财产遭受损失,而行为人则非法获取了财物。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还破坏了社会的诚信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进一步明确了诈骗公私财物的具体数额标准:三千元至一万元、三万元至十万元、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这意味着,对于诈骗金额不同的案件,法律会采取不同的处罚措施。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