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12 15:23:06
他用所学知识教授学生,终老一生。撰《爱吾庐记》,自述道:“爱吾庐为读书之地,数间破屋,不蔽风雨;庭狭小,无奇花异卉娱目。藏书数千卷,昼夜讲习其中。有四子一孙,各授一部经书,每日辨析文章,令其作诗文,圈点以为乐。无童仆,遇访者,进以粗食,相对坐谈古今圣贤,若案上会晤。以穷究事理为基,以身体力行为登堂入室,以惩怨抑欲为院墙,以设身处地为门户,以读写书策、吟咏为花园。保不失本性,居此则心安,入此则自得,此不必向人言。”。他常对学生说:“文章、诗歌的词句文法乃小技,对身心有何益?读圣贤书,岂止如此?”其子承志,进京会试。临行,承拙斋告诫:“立身行事要有羞耻心,此乃安身立命之本,得失之间,慎之。”其兄弟皆恭顺勤奋,皆承父教。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