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0-25 03:36:44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他赞赏“诗三百”,根本原因是因为“无邪”。他高度评价《关雎》之美,是因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合于善的要求。春秋时三百篇最初流传、应用和编订,孔子创始儒家诗教。他的诗教理论,以及后来战国时 孟子提出的方法论、 苟子创立的儒家文学观,奠定了后世《诗经》研究的理论基础。扩展资料;《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 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