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售股是指公司股票发行上市后,由董事、高管、大股东认购或者购买的股份,一般标记为“限售股”,锁定一段时间,不允许在证券市场自由流通。只有在规定期限届满或满足一定条件后,才能解除禁止上市。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限售股已经锁定了一段时间,在解禁后投资者也会全部涌入,在限售股解禁期间不会出现成交量交易,特别是在限售期较长/市场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因此,在观察限售股解禁情况时,除股数外,还需要考虑市场供求、公司基本面等诸多因素。
限售股解禁是利好还是利空?
限售股解禁意味着以前不能在二级市场交易的股票现在可以出售,这意味着持有限售股的股东可以在二级市场出售手中的股票变现。因此,二级市场的股票抛售压力很大,二级市场其他散户的恐慌情绪可能会跟随他们抛售。因此,限售股解禁对股市的影响是有利的。
然而,利空消息并不意味着股价一定会下跌。例如,在定向增发计划到期后,定向增发主体可以释放限售股。当股价处于较低水平时,此时的价格与私募股东持有的成本价相似。因此,很多股东不会卖出手中的股票,甚至会与银行合作,抬高股价,然后再卖出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