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机 - 正文

罄竹难书怎么理解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0-03-16 18:42:41
导读罄竹难书怎么理解,【汉语拼音】qìngzhúnánshū【词语解释】罄:装竹简的筒,是现在的笔筒的前身;罄中的竹简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字词解释】罄竹:罄中之竹简,如同肉夹馍,即肉罄竹难书这个成语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比喻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罄竹难书qìngzhún

【汉语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词语解释】罄:装竹简的筒,是现在的笔筒的前身;罄中的竹简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 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 【字词解释】 罄竹:罄中之竹简,如同肉夹馍,即肉

罄竹难书这个成语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比喻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荆” 【示例】: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

这个成语有三个出处。第一出自《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第二出自《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

【成语故事】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残暴统治,荒淫无道,大兴土木,造成民不聊生,迫使农民揭竿而起,越国公杨玄的手下李密参加瓦岗起义军,取得了领导权,他在讨伐杨广的檄文中称:即使用尽南山所有竹子制成的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 【出处】

第三出自《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数说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这三个出处都是表达罪恶很多,书写不完。

擢发难数 罄竹难书指的是某人罪状太多,砍掉南山上所有的竹子都写不完(古代是用竹子制成竹简写字的).语出《旧唐书》. 而擢发难数是说一个人罪恶太多,如果一根头发代表一个罪状,就是拔完所有头发也还无法数清罪状. 所以,罄竹难书的近义词可以是

我们通常在使用的时候用它的寓意,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我们可以造句:这个歹徒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 解释: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荆” 卧薪尝胆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

罄竹难书的近义词是十恶不赦。“罄竹难书”和“十恶不赦”都指罪恶很多。但“罄竹难书”侧重于罪恶多的难以说完,“十恶不赦”侧重于罪恶大到不可饶恕。

有读者指出,选文第七段,如果把“罄竹难书”一词改为“不胜枚举”更为贴切,说说你的理解。首页 问题 全部问题 经济金融 企业管理 法律法规 社会民生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原子核物理中γ衰变内转换,自由空间一个光子不能产生电子对中的自由空间怎么解释和理解?

1、在光电效应中,理论上是如此,实验上的验证也如此。2、但是在光伏效应,也就是内光电效应中,并不是这样,可以一次同时吸收两个光子。3、楼上网友的说法,欠妥当,是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跃升至导体表面,也会跳出导体表面被电极吸收。跳到表面的电子在外加电压bias的作用下形成光电流。若用激发一词,是金属的价电子,受到激发,而形成电流;不是电流受到激发。说电受光激发,会误导一些学生,以为是电流受激发。这种为省一个字,误导天下人的事情,在教科书上罄竹难书。举例子如下:匀速圆周运动、匀速运动,匀速?

看图猜成语,四个字,图为一座山,山坡上都是竹子,山旁边下面还有纸卷,有只毛笔在写字,提示有个“竹”

罄竹难书

解题过程:纸卷上的文字已经写满了,快要写不下了,答案就是罄竹难书。

成语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成语解释: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成语出处:《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扩展资料

成语用法:罄竹难书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成语正音:难,不能读作“nàn”。

成语辨形:罄,不能写作“磐”。

成语辨析:罄竹难书与“擢发难数”有别: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尽;“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近义词:罪大恶极、数不胜数

反义词:微乎其微

成语例子: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邹韬奋《抗战以来》

求中考语文的所有易理解错、难以理解的词语和成语

八年级下文言文

1、通假字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四肢)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

与之论辨(“辨”通“辩”)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板印书籍(“板”通“版”,雕版)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通“以”,以后)

文理有疏密(“文”通“纹”,纹理)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止”通“止”,只,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有)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

才美不外现(见通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疑问)

2、 古今异义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这,此;今义判断动词)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趋:古义为奔向;今义趋向)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义为借;今义与“真”相对)

不敢出一言以复(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一次)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古义为只;今义为转折连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闻:古义指听;今义是用鼻子嗅)

虽人有百手(虽:古义为即使,假设连词;今义为虽然,转折连词)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古义指腿;今义指臀部。走:古义指跑;今义指行走)

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冒:古义指蒙、盖;今义指冒出)

药稍熔(药:古义指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腊等物;今义指病的药品)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衣服的一种)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为尚、还;今义为曾经)

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为挨着;今义为比较)

高可二黍许(许:古义为左右;今义为答应或表猜测)

尝贻余核舟一(尝:古义为曾经;今义为尝试)

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文中指演奏的声音,今义指丝绸和竹子)

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指身体;今义指形状、样子)

一食或尽粟一石(或:古义为有时,有的人;今义为或者)

3、 词类活用

手自笔录(手、笔:名词作状语,动手、用笔)

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袍、衣:名词作动词,穿着蕴袍敝衣)

是可谓善学者矣(善: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活用为动词,挂在腰间。)

京中有善*者(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活用为动词,说出)

会宾客大宴(宴: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状语,喂奶)

妇手拍儿声(手:名词用作状语,用手)

遥闻深巷中犬吠(遥:形容词作状语,远远地)

用讫再火令药熔(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做动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形容词做动词,成为灵验的水)

苔痕上阶绿(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到,蔓上)

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用作动词,使……乱)

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劳累)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辱:形容词做动词,辱没)

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做动词,吃尽)

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做动词,鞭打)

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动用法,使……尽)

八年级上

1、通假字

圣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开玩笑)

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

乃记之而去(去:古义为离开;今义为到……去)

2、古今异义

寡人反取病焉(病:古义指辱;今义为疾病)

王曰,何坐(坐:古义指犯罪,今义为坐下)

3、词类活用

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心乐之(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九年级上

便要还家(要:)

谪(发闾左谪戍渔阳)

唱(为天下唱)

以(固以怪之)

披(身披坚执锐)

千转不穷(转:)

百废具兴(具:)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

古今异义

鲜美、

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不足、

如此、

越明年(明年:)

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

3、词类活用:

天下苦秦久矣(苦,名词活用为动词,苦于……)

失期,法皆斩(法,名词作状语,依法)

乃丹书帛曰(丹,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夜篝火(篝,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笼子罩着)

尉果笞广(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功宜为王(功,名词作状语,按功劳)

词类活用:

猛浪若奔(奔,动词活用作名词,奔马)

互相轩邈(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比高远)

百废具兴(废:)

南极潇湘(极: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直到)

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活用作动词,起别号)

山水之乐(山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欣赏山水、游山玩水)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酒:名词活用作动词,喝酒)

名之者谁(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

七年级上:

1、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坐: )

反归取之(反:)

略无阙处(阙: )

土人谓之“傍不肯”(傍: )

人皆伏其精练(伏: )

2、古今异义

至之市,而忘操之(操: )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及: )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指示代词,这儿,今是判断动词)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

至于夏水襄陵(至于: )

沿溯阻绝(沿: 溯: )

虽乘奔御风(奔: )

不以疾也(疾: )

方为秋田之害(方: )

岁以大穰(岁: )

但逐层布板讫(但: )

匠师如其言(如: )

3、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奔: )

不以疾也(疾: )

每至晴初霜旦(霜: )

匠师如其言(如: )

七年级下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处决如流(处决: )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龌龊: )

既薨(既: )

普明日复奏其人(明日: )

普颜色不变(颜色: )

卒用其人(卒: )

非显者刺(刺: )

池中奇峰绝壑(绝: )

3、词类活用

亦荆吴形胜之最(最: 副词用做名词,最美的地方??)

富人于五所园也(园: )

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下: )

这些不知有木有用。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详细点好吗

【解释】:磬:古同“罄”,空,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出处】:《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示例】:三臣罪状,~。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

【近义词】:罪大恶极、数不胜数

【反义词】:微乎其微

原子核物理中γ衰变内转换,自由空间一个光子不能产生电子对中的自由空间怎么解释和理解?

1、在光电效应中,理论上是如此,实验上的验证也如此。2、但是在光伏效应,也就是内光电效应中,并不是这样,可以一次同时吸收两个光子。3、楼上网友的说法,欠妥当,是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跃升至导体表面,也会跳出导体表面被电极吸收。跳到表面的电子在外加电压bias的作用下形成光电流。若用激发一词,是金属的价电子,受到激发,而形成电流;不是电流受到激发。说电受光激发,会误导一些学生,以为是电流受激发。这种为省一个字,误导天下人的事情,在教科书上罄竹难书。举例子如下:匀速圆周运动、匀速运动,匀速?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黄道吉日怎么理解 花好月圆怎么理解 窈窕淑女怎么理解 彧的读音是什么 懿的读音是什么 甯的读音是什么 翊的读音是什么 熠的读音是什么 郄的读音是什么 婺的读音是什么 戍的读音是什么 胥的读音是什么 宓的读音是什么 荸荠的读音是什么 荥的读音是什么 铬的读音是什么 趸的读音是什么 奎的读音是什么 阚的读音是什么 烨的读音是什么 鞭长莫及怎么理解 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 随波逐流怎么理解 情非得已是什么意思 精忠报国是什么意思 霸王别姬怎么理解 什么叫做寿险 什么叫做核聚变 什么叫做海市蜃楼 卫星的定义是什么 霍金是什么人 什么叫做辐射 什么叫做广义相对论 次声波是什么意思 双氧水是什么物质 大理石是什么样的 塑料是什么构成的 百草枯是什么东西 sod是什么意思 中秋节具体是几月几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