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用人单位需要负责,要进行工伤鉴定,确定工伤伤残程度。在停工留薪期间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税点13个点指供应商开来的发票是13个点的,如果是税法具体列举适用13%低税率的货物,开出的发票应按13%计算价税分离,例如13个点的3000元的增值税票发票,进项税金应该为3000/1.13*13%=345.13元。
-
1、打开手机个人所得税 APP。2、点开首页常用业务中的综合所得年度汇算。3、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4、确认开始申报后,系统提示标准申报须知(使用已申报数据),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开始年度汇算申报。5、对个人基础信息、汇缴地、已缴税额进行确认。6、确认后点击最下面的下一步。7、点击申请退税即可。
-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缴个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而且在个人所得税中需要扣除的项目有5000元的免征额、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项目、子女教育等附加的专项扣除项目以及企业年金等其它国家规定可以扣除的项目。
-
所得税费用有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
-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
印花税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适用税率。印花税以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为计税依据,按照适用税率或者税额标准计算应纳税额。
-
增值税计算:1、销售额=含税销售收入/(1+17%)2、含税销售收入=销售额*(1+17%)=销售额+销售额*17%=销售额+销项税(或进项税)3、销项税额(或进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17%)*17%=销售额*17%。
-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5000元/月,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五险一金后的月收入-扣除标准。
-
销售额=含税销售收入/(1+17%)、含税销售收入=销售额*(1+17%)=销售额+销售额*17%=销售额+销项税(或进项税)、销项税额(或进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17%)*17%=销售额*17%。
-
白银作为一种保质属性强的贵金属,在投资市场很受欢迎。白银有多种投资产品,包括实物白银、现货白银、延期白银、白银期货等。要想投资白银,就必须要对每种投资产品的特点都了解清楚,找到适合自身需求的产品。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延期白银和现货白银区别。
-
个人所得税app面向公众开放了,公司的小伙伴基本都人手一个了,退税缴税比以前更方便快捷了。有很多自媒体行业的小伙伴会好奇,2020年我的稿酬或者是劳务报酬税收应该是怎么计算的呢,如果我可以退税的话应该从哪里怎么退呢。本篇经验将告诉你答案, 一起来看看吧。
-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3、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那么该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
2019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新个税税率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四(兼职)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五(经营所得适用)计算公式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
-
2018年12月22日,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发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个税新法专项附加项目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全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一、如何办理?2种途径:①可以在单位每月发放工资的预扣预缴税款环节办理;②可以选择在年度汇算清缴的自行纳税申报环节办理。二、如何报送?3种方式:通过远程办税端、电子或者纸质报表等方式,向扣缴义务人或者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
-
很多职场新人对应发工资、实发工资、缴费工资、应税工资这几个概念存在疑问,不知道它们具体包括的内容是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辨析应发工资、实发工资、缴费工资、应税工资的含义。方法应发工资应发工资,顾名思义,即根据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应当得到的工资待遇。根据1990年1月1日实施《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的规定,工资总额由以下部分总成,①计时工资;②计件工资;③奖金;④津贴和补贴;⑤加班加点工资;⑥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此《规定》后面的五至十条对以上六部分做了明确且详细的规定。如果我们将部分...
-
工资表中个税应该如何快速计算,新个税实施后,每个月的工资报表都要引入本年度之前所有月份的数据,所以再像之前有一个固定公式套用每个月计算个税是怎么计算的呢?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计算,又快有准确,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材料/工具电脑Excel新个税实施后,每个月的工资报表都要引入本年度之前所有月份的数据,所以再像之前有一个固定公式套用每个月方法工资表用excel表格进行制作,方便各种计算和运用各种公
-
由于五险一金以及个人所得税的存在,税前工资和税后收入之间存在一定数额的差别。为了让大家对自己的税前工资和税后收入有一个直观了解,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如何由税前工资计算税后收入。由税前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用M代替)=税前工资-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通常为税前工资的22%)-个税扣除数3500元。计算个人所得税上式中的M,是计算个税的基础,通过这个数据找到个税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用N代替)=M*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计算税后收入税后收入=税前工资-个人缴纳的五险...
-
2019年1月1日起新税制全面实施,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第六条的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以下为详细的计算公式及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首先是免征额的变化。2019年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从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这也就意味着月工资在5000元以下的人都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详细税率表为:纳税额计算公式注意上图的“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非常详细的新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什么,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1.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很多工作单位的人都是要纳税的,个人所交的税,并且企业或者单位纳的税,这就成为个人所得税,那么具体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呢,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哦!方法首先要知道你纳税的范围,其实中国的税费很高,范围是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你的任职和上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