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1:52:14
1、五辂的拼音是:wǔ lù。2、注音是:ㄨˇㄌㄨˋ。3、结构是:五(独体结构)辂(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见“五路”。五辂[wǔlù]⒈见“五路”。5、基础解释是:见“[[五路]]”。6、引证解释是:⒈见“五路”。7、网络解释是:五辂五辂,wǔlù,(1)古代帝王所乘的五种车子,即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2)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8、综合释义是:见“五路”。古代帝王所乘的五种车子,即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周礼·春官·巾车》:“王之五辂,一曰玉辂,锡樊缨,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金辂,钓,樊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象辂,朱,樊缨七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革辂,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木辂,前樊鹄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9、网友释义是:青丝编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īngsībiān,是指青丝简编。10、汉语大词典是:见“五路”。《汉语大词典》:五路 拼音:wǔlù(1).亦作“五辂”。(1)古代帝王所乘的五种车子,即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周礼·春官·巾车》:“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锡樊缨,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金路,钓,樊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象路,朱,樊缨七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木路,前樊鹄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文选·潘岳〈藉田赋〉》:“五辂鸣銮,九旗扬旆。”李善注:“《周礼》曰:王之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木路。”(2)古代王后所乘的五种车子,即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周礼·春官·巾车》:“王后之五路,重翟,锡面朱总;厌翟,勒面缋总;安车,彫面鹥总,皆有容盖;翟车,贝面组总,有握;辇车,组挽,有翣羽盖。”《旧唐书·儒学传下·祝钦明》:“《三礼义宗》明王后五辂,谓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也。”(2).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墨子·经说下》:“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