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4 21:30:03
1、吠狗的注音是:ㄈㄟˋㄍㄡˇ。2、拼音是:fèi gǒu。3、结构是:吠(左右结构)狗(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看守门户的狗。闻声则吠,故称。古地名。吠狗[fèigǒu]⒈看守门户的狗。闻声则吠,故称。⒉古地名。5、引证解释是:⒈看守门户的狗。闻声则吠,故称。宋苏轼有《余来儋耳得吠狗》诗。引《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吏人之与叔孙居於箕者,请其吠狗,弗与。”孔颖达疏:“狗有吠守者,有主猎者……吏人请叔孙乞其吠守之狗。”《新唐书·李栖筠传》:“宿贼张度保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⒉古地名。引《国语·齐语》:“反其侵地柴夫、吠狗。”韦昭注:“燕之二邑。”。6、网络解释是:吠狗吠狗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fèigǒu,意思是看门的狗。7、综合释义是:看守门户的狗。闻声则吠,故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吏人之与叔孙居於箕者,请其吠狗,弗与。”孔颖达疏:“狗有吠守者,有主猎者……吏人请叔孙乞其吠守之狗。”《新唐书·李栖筠传》:“宿贼张度保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宋苏轼有《余来儋耳得吠狗》诗。古地名。《国语·齐语》:“反其侵地柴夫、吠狗。”韦昭注:“燕之二邑。”吠狗[fèigǒu]。8、网友释义是:【名称】:吠狗【拼音】:fèigǒu【注音】:ㄈㄟˋㄍㄡˇ《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吏人之与叔孙居於箕者,请其吠狗,弗与。”孔颖达疏:“狗有吠守者,有主猎者……吏人请叔孙乞其吠守之狗。”《新唐书·李栖筠传》:“宿贼张度保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宋苏轼有《余来儋耳得吠狗》诗。《国语·齐语》:“反其侵地柴夫、吠狗。”韦昭注:“燕之二邑。”。9、汉语大词典是:(1).看守门户的狗。闻声则吠,故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吏人之与叔孙居于箕者,请其吠狗,弗与。”孔颖达疏:“狗有吠守者,有主猎者……吏人请叔孙乞其吠守之狗。”《新唐书·李栖筠传》:“宿贼张度保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宋苏轼有《余来儋耳得吠狗》诗。(2).古地名。《国语·齐语》:“反其侵地柴夫、吠狗。”韦昭注:“燕之二邑。”。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