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4 21:58:32
1、隆高的拼音是:lóng gāo。2、注音是:ㄌㄨㄥˊㄍㄠ。3、结构是:隆(左右结构)高(上中下结构)。4、词语解释是:1.高起﹔凸起。2.高超。隆高[lónggāo]⒈高起;凸起。⒉高超。5、引证解释是:⒈高起;凸起。引《释名·释丘》:“如陼者曰陼丘,形似水中之高地,隆高而广也。”宋郭彖《睽车志》卷五:“堂后地形隆高。夏夜纳凉,忽闻丝竹之声。”⒉高超。引《荀子·仲尼》:“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章炳麟《与人论文书》:“世有辞言袭常,而不善故训,不綦文理,不致隆高者,然亦自有友纪,窕儇侧媚之辞,薄之则必在绳之外矣,是能俗者也。”。6、网络解释是:隆高lónggāoㄌㄨㄙˊㄍㄠ。7、综合释义是:高起;凸起。《释名·释丘》:“如陼者曰陼丘,形似水中之高地,隆高而广也。”宋郭彖《睽车志》卷五:“堂后地形隆高。夏夜纳凉,忽闻丝竹之声。”高超。《荀子·仲尼》:“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章炳麟《与人论文书》:“世有辞言袭常,而不善故训,不綦文理,不致隆高者,然亦自有友纪,窕儇侧媚之辞,薄之则必在绳之外矣,是能俗者也。”。8、汉语大词典是:(1).高起;凸起。《释名·释丘》:“如渚者曰渚丘,形似水中之高地,隆高而广也。”宋郭彖《睽车志》卷五:“堂后地形隆高。夏夜纳凉,忽闻丝竹之声。”(2).高超。《荀子·仲尼》:“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章炳麟《与人论文书》:“世有辞言袭常,而不善故训,不綦文理,不致隆高者,然亦自有友纪,窕儇侧媚之辞,薄之则必在绳之外矣,是能俗者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