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4 21:57:26
1、膏烛的拼音是:gāo zhú。2、注音是:ㄍㄠㄓㄨˊ。3、结构是:膏(上下结构)烛(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蜡烛。膏烛[gāozhú]⒈蜡烛。5、引证解释是:⒈蜡烛。引《淮南子·原道训》:“是以天下时有盲妄自失之患,此膏烛之类也,火逾然而消逾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京房上不量万乘之主,下不避佞諂之徒,欲以天文、洪范,利国利身,困不能用,卒陷大刑,可谓枯龟之餘智,膏烛之末景,岂不哀哉!”。6、综合释义是:蜡烛。《淮南子·原道训》:“是以天下时有盲妄自失之患,此膏烛之类也,火逾然而消逾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京房上不量万乘之主,下不避佞諂之徒,欲以天文、洪范,利国利身,困不能用,卒陷大刑,可谓枯龟之餘智,膏烛之末景,岂不哀哉!”膏烛[gāozhú]。7、网友释义是:膏烛,ɡāozhú,汉语词汇,意思是蜡烛。8、汉语大词典是:蜡烛。《淮南子·原道训》:“是以天下时有盲妄自失之患,此膏烛之类也,火逾然而消逾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京房上不量万乘之主,下不避佞谄之徒,欲以天文、洪范,利国利身,困不能用,卒陷大刑,可谓枯龟之馀智,膏烛之末景,岂不哀哉!”。9、其他释义是:1.蜡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