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7-21 21:48:55
《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最长12个月,需遵守居住地限制并接受监督。具体是否收监需根据案件情况判断,违反规定且情节严重者可被逮捕送看守所。期限和是否收监需具体案件判断。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并接受公安机关的监督。然而,具体能否被收监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且情节严重的话,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将其逮捕并将其送至看守所。因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以及最终是否被收监都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拓展延伸;取保候审的申请条件和审批流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