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7-21 10:10:18
缓刑应符合条件,包括除累犯外的拘役以下刑罚犯罪分子,且不再危害社会。正确适用缓刑对教育改造和犯罪威慑力有作用。缓刑不存在争取,必须按条件决定,但临近点需谨慎处理。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在判刑时可适用缓刑,但需通过考验期后方可获得缓刑判决。法律分析;缓刑是有条件的对原判刑期不执行,因此,缓刑应符合下列条件。(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除累犯以外,是因为累犯是因犯罪被处以刑罚以后再法定的时间以内的再次犯罪,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都较大,而其他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则是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个人的人身危险性也不大,实行缓刑对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