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7-25 20:38:47
法律解析。《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伤残是指因工作原因致使劳动者发生的身体损伤或功能障碍。伤残等级是指根据受害人永久性伤残程度评定的一种等级。伤残等级分为1-10级,对应不同的严重程度。其中,1-3级为轻伤,表示受害人的永久伤残程度较轻,影响较小;4-6级为一般伤,表示受害人的永久伤残程度中等,影响适中;7-8级为重伤,表示受害人的永久伤残程度较重,影响较大;9-10级为特重伤,表示受害人的永久伤残程度极重,影响极大。在工伤认定和赔偿中,伤残等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赔偿金额的多少。在工伤认定过程中,进行伤残鉴定时,需要依据《劳动能力鉴定与评定标准》的规定,以及现场勘查、询问等方法对受害人的身体损伤或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估。【法律依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