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7-26 01:48:39
立秋后的第一个 庚日。1、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 庚日,是最后的一伏;也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中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2、末伏(拼音:mò fú),汉语词语,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共计十天的一段时间。也叫终伏、三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1]例句有“好的。啊,这是狗牌初伏,狗牌中伏,狗牌末伏”。3、末伏,是“三伏”之一,所谓“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之意,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也有的解释是“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相关反义词有头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