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7-12 01:18:58
法律分析:诽谤行为符合散布的条件,需要区分对象为不特定的人与特定的人两种情形。不特定的人的情形主要是在公开的公共场所,对于这种公开的公共场所的言论,一般来说,直接符合刑法对散布行为要件的规定。对于特定的人作为对象的情形,需要确认行为人直接传播对象的人数。对超出"特定少数人"必要限度的他人直接进行散布,无论直接散布的对象是否有"传播",都可以符合散布的条件;对特定的少数人直接散布,如果符合"传播性理论"的情形,也应当认为属于散布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