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7-03 20:16:46
当事人起诉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提起诉讼。人民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予以接受并决定立案受理的,应在7日内通知原告。人民受理案件后,在完成审理前的调查、准备工作后,应当按法定程序开庭审理。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的,按法定程序申请延长。当事人对一审所作的裁判不服的,可以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间上诉于一审的上级人民,从而引发第二审程序。第二审人民对符合法定上诉条件的案件,应当受理。二审对上诉案件,应当开庭审理。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进行判决、裁定。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