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7-03 01:33:29
假离婚包括通谋离婚和欺诈离婚两种情形。一旦领取离婚证,假离婚具有法律效力,但对于非法目的的假离婚属于无效民事行为。假离婚存在财产风险和“弄假成真”风险,共同财产可能变成一方的婚前财产,而一些假离婚者可能无意复婚,导致矛盾激化。虚假离婚后婚姻关系上无法获得救济,不利后果由当事人承担。法律分析;1、假离婚有哪些类型。一般而言,虚假离婚包括两种情形:一是通谋离婚,二是欺诈离婚。通谋离婚,是指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行为。欺诈离婚,是指一方当事人为了达到离婚的真正目的,采取欺诈手段向对方许诺先离婚后再复婚,以骗取对方同意暂时离婚的行为。2、假离婚有法律效力吗。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