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7-03 01:51:56
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事故,但出于惧怕惩罚和责任,选择逃离现场而不积极处理。对于肇事逃逸行为,根据情况,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吊销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或者面临刑事处罚,甚至是有期徒刑。这是一种明知情况下造成的交通犯罪行为。法律分析;肇事逃逸是指某个自然人在交通活动中,驾车撞人了,而且明明知道自己发生了这样的行为的,是确切知道的,但是由于自己害怕受到惩罚,不想承担责任,没有及时的积极处理自己酿成的大祸,反而是逃跑了,这样的行为。这个罪名要求在交通犯罪里,是明知道的情况下造成的。一、肇事逃逸处罚标准包括。1、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