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9-19 01:34:52
据1954年在丹徒县大港烟墩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宜侯矢簋”上的铭文来看,镇江在西周康王时就为宜侯的封地,故名宜。由此可以推断镇江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镇江古为春秋吴国之地,在《春秋》一书上就有“朱方”的记载,属吴国。相传是有虞氏国封尧的儿子丹朱于此而且得名。其实是因为古代的镇江处在临江望海的祖国东方,故名朱方。吴国被越国消灭后,楚国又灭掉越国,楚即将朱方之名改称谷阳。这是因为古代有不少地名是以地理位置而且得名的,有些依山临河的地方,往往以“水北为阳,山南为阳”为命名原则。而镇江恰位于北固山之南,故名谷阳。秦始皇37年(公元前2lO年)南巡镇江,见镇江“因山为垒,临江望海”的雄险形势,故命3000赭衣囚徒凿断京岘山以破王者之气,而改谷阳为丹徒。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