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7-17 05:19:11
过失犯罪的主旨: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对危害结果持否定态度,导致严重的社会危害结果发生。过失犯罪分为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客观上发生法定危害结果,主观上存在过失。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该预见危害结果,需综合考虑其年龄、教育程度、专业知识、经验、职务和责任等因素。法律分析;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过失犯罪的两种形式;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2、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