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11:15:17
1、义人的结构是:义(独体结构)人(独体结构)。2、拼音是:yì rén。3、注音是:一ˋㄖㄣˊ。4、词语解释是:1.言行符合正义或道德标准的人。2.秦汉时加给西南一种少数民族的称谓。3.又拼tzaddiq。4.指体现犹太教理想的人。义人[yìrén]⒈言行符合正义或道德标准的人。⒉秦汉时加给西南一种少数民族的称谓。5、引证解释是:⒈言行符合正义或道德标准的人。引《墨子·非命上》:“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史记·伯夷列传》:“﹝武王﹞东伐紂,伯夷、叔齐叩马而諫……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晋葛洪《抱朴子·行品》:“篤始终於寒暑,虽危亡而不猜者,义人也。”⒉秦汉时加给西南一种少数民族的称谓。按秦昭王时有白虎为害,后为板楯人射杀,遂一户免其一顷田之税,虽有十妻,不输口算之钱。参阅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引《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板楯蛮夷》:“板楯七姓,射杀白虎立功,先世復为义人。”。6、网络解释是:义人义人,道义人士,亦或:义士仁人。人以环境为本,义在科技兴邦。“义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是人们所应追求的一种精神美满幸福的最高境界,如仙境、大同、天堂、极乐、之社会。7、汉语大词典是:(1).言行符合正义或道德标准的人。《墨子·非命上》:“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史记·伯夷列传》:“﹝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晋葛洪《抱朴子·行品》:“笃始终于寒暑,虽危亡而不猜者,义人也。”(2).秦汉时加给西南一种少数民族的称谓。《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板楯蛮夷》:“板楯七姓,射杀白虎立功,先世复为义人。”按秦昭王时有白虎为害,后为板楯人射杀,遂一户免其一顷田之税,虽有十妻,不输口算之钱。参阅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8、辞典修订版是:信守道义的人。语本《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9、英语是:idealism personalism、nominee、Pyongyang。10、其他释义是:1.言行符合正义或道德标准的人。2.秦汉时加给西南一种少数民族的称谓。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