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12:03:01
            1、善状的拼音是:shàn zhuàng。2、注音是:ㄕㄢˋㄓㄨㄤˋ。3、结构是:善(上下结构)状(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1.好的事迹。2.指行状。3.唐时吏部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着,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见《唐六典.吏部考功郎中》﹑《旧唐书.职官志二》。善状[shànzhuàng]⒈好的事迹。⒉指行状。⒊唐时吏部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着,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见《唐六典·吏部考功郎中》、《旧唐书·职官志二》。5、基础解释是:好的事迹。指行状。唐时吏部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着,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见《唐六典.吏部考功郎中》﹑《旧唐书.职官志二》。6、引证解释是:⒈好的事迹。引宋苏洵《史论上》:“所襃莫见其善状,所贬弗闻其恶实。”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六:“三变释褐到官始踰月,善状安在,而遽荐论?”明沉德符《野获编·叛贼·武定四叛》:“陈抚滇十六年,实少善状。”⒉指行状。引唐柳宗元《柳州司马孟公墓志铭》:“孟氏之孤曰遵庆,奉其父命书九篇,为善状一篇。”⒊唐时吏部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见《唐六典·吏部考功郎中》、《旧唐书·职官志二》。7、网络解释是:善状善状,汉语词汇。8、释义是:1、好的事迹。2、指行状。3、唐时吏部考课之法有四善:。9、网友释义是:《典藏重庆2》是2011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兵一。10、汉语大词典是:(1).好的事迹。宋苏洵《史论上》:“所褒莫见其善状,所贬弗闻其恶实。”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六:“三变释褐到官始踰月,善状安在,而遽荐论?”明沈德符《野获编·叛贼·武定四叛》:“陈抚滇十六年,实少善状。”(2).指行状。唐柳宗元《柳州司马孟公墓志铭》:“孟氏之孤曰遵庆,奉其父命书九篇,为善状一篇。”(3).唐时吏部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见《唐六典·吏部考功郎中》、《旧唐书·职官志二》。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