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17:04:59
1、易系的结构是:易(上下结构)系(上下结构)。2、拼音是:yì xì。3、注音是:一ˋㄒ一ˋ。4、词语解释是:即《易.系辞》。又名《系辞传》。相传文王﹑周公作辞,系于卦爻之下,后孔子作《系辞传》,通论一经的大体。易系[yìxì]⒈即《易·系辞》。又名《系辞传》。相传文王、周公作辞,系于卦爻之下,后孔子作《系辞传》,通论一经的大体。5、基础解释是:即《易.系辞》。又名《系辞传》。相传文王﹑周公作辞,系于卦爻之下,后孔子作《系辞传》,通论一经的大体。6、引证解释是:⒈即《易·繫辞》。又名《繫辞传》。相传文王、周公作辞,系于卦爻之下,后孔子作《繫辞传》,通论一经的大体。引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故略依《易繫》,记伏羲以来,以遗后贤。”。7、综合释义是:即《易·繫辞》。又名《繫辞传》。相传文王、周公作辞,系于卦爻之下,后孔子作《繫辞传》,通论一经的大体。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故略依《易繫》,记伏羲以来,以遗后贤。”。8、汉语大词典是:即《易·系辞》。又名《系辞传》。相传文王、周公作辞,系于卦爻之下,后孔子作《系辞传》,通论一经的大体。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故略依《易系》,记伏羲以来,以遗后贤。”。9、其他释义是:1.即《易.系辞》。又名《系辞传》。相传文王﹑周公作辞,系于卦爻之下,后孔子作《系辞传》,通论一经的大体。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