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09:31:06
1、七羽的结构是:七(独体结构)羽(左右结构)。2、拼音是:qī yǔ。3、注音是:ㄑ一ㄩˇ。4、词语解释是:古代燕乐中的羽声七调。七羽[qīyǔ]⒈古代燕乐中的羽声七调。5、引证解释是:⒈古代燕乐中的羽声七调。引宋周密《齐东野语·六幺羽调》:“《唐·礼乐志》俗乐二十八调,中吕、高平、仙吕在七羽之数,盖中吕夹鐘羽也。”《宋史·乐志十七》:“羽声七调,曰般涉调,曰高般涉调,曰中吕调,曰正平调,曰南吕调,曰僊吕调,曰黄钟调,皆生於南吕。”清凌廷堪《燕乐考原·羽声七调》:“燕乐:七羽一均,即琵琶之第四弦也,分为七调,此弦最细,得宫弦之半,名为七羽,实太簇之清声,故其调名,多与七宫相应。”。6、综合释义是:古代燕乐中的羽声七调。宋周密《齐东野语·六幺羽调》:“《唐·礼乐志》俗乐二十八调,中吕、高平、仙吕在七羽之数,盖中吕夹鐘羽也。”《宋史·乐志十七》:“羽声七调,曰般涉调,曰高般涉调,曰中吕调,曰正平调,曰南吕调,曰僊吕调,曰黄钟调,皆生於南吕。”清凌廷堪《燕乐考原·羽声七调》:“燕乐:七羽一均,即琵琶之第四弦也,分为七调,此弦最细,得宫弦之半,名为七羽,实太簇之清声,故其调名,多与七宫相应。”。7、汉语大词典是:古代燕乐中的羽声七调。宋周密《齐东野语·六幺羽调》:“《唐·礼乐志》俗乐二十八调,中吕、高平、仙吕在七羽之数,盖中吕夹钟羽也。”《宋史·乐志十七》:“羽声七调,曰般涉调,曰高般涉调,曰中吕调,曰正平调,曰南吕调,曰仙吕调,曰黄钟调,皆生于南吕。”清凌廷堪《燕乐考原·羽声七调》:“燕乐:七羽一均,即琵琶之第四弦也,分为七调,此弦最细,得宫弦之半,名为七羽,实太簇之清声,故其调名,多与七宫相应。”。8、其他释义是:1.古代燕乐中的羽声七调。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