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09:49:15
1、前疑的结构是:前(上下结构)疑(左右结构)。2、拼音是:qián yí。3、注音是:ㄑ一ㄢˊ一ˊ。4、基础解释是:古官名。四辅之一。以前的疑问。5、引证解释是:⒈古官名。四辅之一。按,此实出于秦汉人之伪托。引《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唐张蕴古《大宝箴》:“諍臣司直,敢告前疑。”唐李白《明堂赋》:“前疑后丞,正仪躅以出入。”⒉以前的疑问。引晋潘岳《於贾谧坐讲<汉书>诗》:“前疑惟辨,旧史惟新。惟新尔史,既辨尔疑。”。6、网络解释是:前疑夏王朝的一种辅臣的官职,夏时设有四辅臣,前疑就是其中一个,另有后丞、左辅、右弼,是相当于夏王的高级顾问。7、综合释义是:古官名。四辅之一。《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唐张蕴古《大宝箴》:“諍臣司直,敢告前疑。”唐李白《明堂赋》:“前疑后丞,正仪躅以出入。”按,此实出于秦汉人之伪托。以前的疑问。晋潘岳《於贾谧坐讲<汉书>诗》:“前疑惟辨,旧史惟新。惟新尔史,既辨尔疑。”疑为官名。古天子之左右前后有辅之侍臣四人,其前侍者曰前疑。见「四邻」条。《礼记·文王世子》:「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疏:「其四辅者,案《尚书大传》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晋、潘岳〈贾谧坐讲汉书诗〉:「前疑惟辨,旧史惟新。」;唐、张蕴古〈大宝箴〉:「诤臣司直,敢告前疑。」。8、汉语大词典是:(1).古官名。四辅之一。《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唐张蕴古《大宝箴》:“诤臣司直,敢告前疑。”唐李白《明堂赋》:“前疑后丞,正仪躅以出入。”按,此实出于秦汉人之伪托。(2).以前的疑问。晋潘岳《于贾谧坐讲〈汉书〉诗》:“前疑惟辨,旧史惟新。惟新尔史,既辨尔疑。”。9、其他解释是:疑为官名。古天子之左右前后有辅之侍臣四人,其前侍者曰前疑。见「四邻」条。《礼记·文王世子》:「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疏:「其四辅者,案《尚书大传》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晋、潘岳〈贾谧坐讲汉书诗〉:「前疑惟辨,旧史惟新。」;唐、张蕴古〈大宝箴〉:「诤臣司直,敢告前疑。」。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