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14:35:51
1、祊田的拼音是:bēng tián。2、注音是:ㄅㄥㄊ一ㄢˊ。3、结构是:祊(左右结构)田(独体结构)。4、词语解释是:古代周天子祭祀泰山时因汤沐之需而圈定的地域。5、基础解释是:古代周天子祭祀泰山时因汤沐之需而圈定的地域。6、引证解释是:⒈古代周天子祭祀泰山时因汤沐之需而圈定的地域。后作为封邑赐给郑国,习称“祊田”或“邴田”。周衰,邑地渐废,郑遂以“祊田”与鲁之“许田”交换,而废泰山之祀。引清龚自珍《题吴南芗东方三大图》诗:“《春秋》贬宋父,坐失玉与弓;祊田富汤沐,季旅何懜懜?”。7、综合释义是:古代周天子祭祀泰山时因汤沐之需而圈定的地域。后作为封邑赐给郑国,习称“祊田”或“邴田”。周衰,邑地渐废,郑遂以“祊田”与鲁之“许田”交换,而废泰山之祀。清龚自珍《题吴南芗东方三大图》诗:“《春秋》贬宋父,坐失玉与弓;祊田富汤沐,季旅何懜懜?”祊田[bēngtián]古代周天子祭祀泰山时因汤沐之需而圈定的地域。后作为封邑赐给郑国,习称'祊田'或'邴田'。周衰,邑地渐废,郑遂以'祊田'与鲁之'许田'交换,而废泰山之祀。8、汉语大词典是:古代周天子祭祀泰山时因汤沐之需而圈定的地域。后作为封邑赐给郑国,习称“祊田”或“邴田”。周衰,邑地渐废,郑遂以“祊田”与鲁之“许田”交换,而废泰山之祀。清龚自珍《题吴南芗东方三大图》诗:“《春秋》贬宋父,坐失玉与弓;祊田富汤沐,季旅何懜懜?”。9、其他释义是:1.古代周天子祭祀泰山时因汤沐之需而圈定的地域。后作为封邑赐给郑国,习称'祊田'或'邴田'。周衰,邑地渐废,郑遂以'祊田'与鲁之'许田'交换,而废泰山之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