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14:40:36
1、同欲的拼音是:tóng yù。2、注音是:ㄊㄨㄥˊㄩˋ。3、结构是:同(半包围结构)欲(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同心;同一愿望。有共同愿望的人同欲[tóngyù]⒈同心;同一愿望。⒉有共同愿望的人。5、基础解释是:同心;同一愿望。有共同愿望的人。6、引证解释是:⒈同心;同一愿望。引《左传·襄公二十年》:“书曰:‘蔡杀其大夫公子燮’,言不与民同欲也。”《左传·昭公四年》:“求逞於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孙子·谋攻》:“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⒉有共同愿望的人。引《左传·成公二年》:“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7、综合释义是:同心;同一愿望。《左传·襄公二十年》:“书曰:‘蔡杀其大夫公子燮’,言不与民同欲也。”《左传·昭公四年》:“求逞於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孙子·谋攻》:“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有共同愿望的人。《左传·成公二年》:“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8、网友释义是:同欲是汉语词汇,拼音tóngyù,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年》。9、汉语大词典是:(1).同心;同一愿望。《左传·襄公二十年》:“书曰:‘蔡杀其大夫公子燮’,言不与民同欲也。”《左传·昭公四年》:“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孙子·谋攻》:“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2).有共同愿望的人。《左传·成公二年》:“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10、其他释义是:1.同心;同一愿望。2.有共同愿望的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