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10-10 20:03:02
欺诈行为导致合同无效,关键在于对方伪造的目的。恶意串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违反强制性规定都可能使合同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和民法典解释第四条,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确认合同无效应以全国法律和行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法律分析;如果是属于的欺诈行为就是无效的,要看对方伪造的目的。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