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3-09 16:25:47
合同诈骗罪的主旨是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的手段,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诈骗行为可表现为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诱骗继续签订和履行、收受财物后逃匿、以其他方法骗取财物。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罪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法律分析;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本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