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10-17 05:42:25
儒家创始人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但他生活的时代,周王朝的统治已是名存实亡,社会矛盾重重,说是“礼崩乐坏”不为过,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修行的孔子,树立“礼”为其政治思想核心和精神追求之一,并积极结合实践,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以运用。那么就让饮食文化为你介绍,孔子《论语·乡党篇》中对“食礼”提出了哪些要求,在日常饮食的时候,他有哪些必须要遵守的规矩呢。第一、“食饐(音:义)而餲(音:爱),鱼馁而肉败,不食。”。“饐”、“餲”两字的意思是我们所吃的粮食已超过它应有的保质期和保存期;鱼、肉腐烂变质不可食。放置时间过长或腐烂变质的食物常含有许多致病菌或致癌物质——亚盐,人吃了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甚至有罹患癌症的风险。第二、“色恶,不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