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10-05 04:46:14
法律分析:借贷欺诈行为指出借人以虚假的事实或者隐瞒真实情况,或者采用其他欺骗手段,获得借款人同意或者利用借款人的疏忽大意,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要认定借贷欺诈行为,需要具备以下条件:行为人进行了欺骗;行为人的欺骗是为了使对方实施法律行为,如签订合同;对方的实施法律行为与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存在因果关系的;对方实施法律行为是由于受到行为人的欺骗。在维权方面,借款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仲裁等法律途径,要求返还被欺诈得来的借款及相应的利息、违约金等,同时可以要求赔偿其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和精神损害。建议借款人在借贷交易前详细核查对方身份及真实情况,避免受到欺诈行为的侵害。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五十二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