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5-23 16:12:51
法律分析。单位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的,人民应当对该单位进行罚款,并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 人民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有下列情形,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流向以及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一)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二)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三)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四)当事人双方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