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5-10 20:19:18
以物抵债的司法解释如下:1.以物抵债调解书仅是人民对当事人之间的调解协议内容是否合法作出的判断,其公权力介入体现在确认协议的合法性上,以物抵债的民事调解书并不直接产生物权变动的效力。2.当事人达成以物抵债执行和解协议的,人民不得依据该协议作出以物抵债裁定;以物抵债的执行和解协议也不能直接产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总的来说,以物抵债的协议书、调解书以及执行和解协议均遵循债权形式主义的原则,即需要通过登记或交付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法律依据。《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九十一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