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5-20 21:12:22
法律分析。(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六)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七)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八)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二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