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3-16 21:32:08
宋朝蜀学是指宋朝时期蜀地(今四川地区)的学术传统和学派。蜀学以儒家经学为基础,融合了佛教、道教等其他思想,并与其他地区的学派形成鲜明的对比。蜀学的兴起可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崇尚经世致用的蜀地士人开始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见解。这种风气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宋代,蜀学有三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苏洵、苏轼和苏辙(俗称苏东坡一家)。苏洵是蜀学的奠基人,他强调实学,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注重具体事例的观察和调查研究。苏轼继承了苏洵的学说,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提出了“知人论世”、“和诗论世”等观点,强调文人应当在诗文创作中反映社会现实,寓兴于实际。苏辙则更加注重实践,他强调应当尽力为民造福,提出了许多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