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6-17 00:57:05
法律分析:假释制度的功能有:1、能够使犯罪分子积极悔罪,起到了鼓励受刑人悔悟的功能;2、建立犯罪人再社会化的桥梁功能。3、有效地宽缓监狱压力功能。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一条 减刑、假释是激励罪犯改造的刑罚制度,减刑、假释的适用应当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第二十二条 办理假释案件,认定“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除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外,还应当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在刑罚执行中的一贯表现,罪犯的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生活来源以及监管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第二十六条 对下列罪犯适用假释时可以依法从宽掌握。(一)过失犯罪的罪犯、中止犯罪的罪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罪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