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1-26 23:03:07
1.使用暴力或口述、文字等形式进行人身攻击或诋毁,侵犯他人人格尊严,视为名誉侵权。2.凭空捏造事实,恶意破坏他人名誉和人格的行为,同样视为名誉侵权。3.在未征得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公开其个人隐私资料或通过书面、口头形式传播他人隐私,导致他人名誉受损,也属于名誉侵权。4.由于新闻报道严重失实,导致他人名誉受损,同样视为名誉侵权。【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民法典》第一千条,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