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1-21 17:35:16
首先,肝素是一种含硫酸基团的黏多糖,其抗凝机制复杂,主要是通过与抗凝酶Ⅱ一起作用,抑制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关键反应,从而阻止凝血酶形成,达到抗凝效果。肝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血液化学成分测定和某些治疗过程中。其次,二乙胺四乙酸钠盐也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其机制是通过与水相中的钙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EDTA在临检工作中尤为重要,常用于全血胞计数等检测。但需要注意的是,EDTA对某些酶的活性和某些细胞功能有影响,因此在使用时需考虑其局限性。此外,草酸钾、氟化钠和枸橼酸钠等也是常用的抗凝剂。草酸钾常用于纤维蛋白原测定;氟化钠因具有抑制烯醇化酶的作用,可用于延长标本保存时间并避免血糖测定结果的不稳定性;枸橼酸钠则常被用于血液制品的抗凝处理,以延长保存时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