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1-02 04:20:43
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指的是鸭子。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明史·萧如薰传》,书中描述了人们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去追随萧如薰的诗才,座位总是坐满人。在具体的使用中,例如:“非主流”在网上流行起来,大众纷纷追随,这时候“趋之若鹜”就是用作中性词,描述一种现象。再如:有些不学无术的人出版了《留学指南》,却也有人趋之若鹜地去购买,这时候“趋之若鹜”就带有了贬义,暗指人们盲目追随,缺乏判断力。至于“趋之若鹜”的反义词,可以使用“敬而远之”,意指虽然尊敬但有所顾虑不愿接近;或者“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探问、尝试或购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