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1-02 04:24:47
在甲午海战败后,清朝决定重建北洋舰队。作为重建计划的一部分,清朝于1896年向英国订购了两艘钢甲巡洋舰,分别命名为“海天”和“海地”(后改称“海圻”)。为确保两舰质量,清朝派遣程璧光等人赴英国阿姆斯特朗厂监造。1899年,这两艘巡洋舰建造完毕并驶来中国,成为新建北洋舰队的核心战舰。“海天”和“海圻”是同型舰,也是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海军最大的战舰。每舰长度129米,宽度14.2米,吃水6.1米,排水量4300吨,拥有17000马力,航速可达24节。舰上装备了多门火炮和机枪,以及鱼雷发射管,配备官兵445人。“海天”号回国后,刘冠雄被任命为舰长。刘冠雄是福建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第4届驾驶班毕业,1886年被派往英国留学。在甲午战争中,他作为“靖远”舰的大副,参加了黄海大东沟海战和威海卫保卫战。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