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1-28 18:45:08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其著作《大学问》中进一步阐述了恶臭的概念,他认为当人产生恶念时,应当如同厌恶恶臭一样厌恶这种念头,从而达到诚意正心的目的。而巴金在其文章《要不要制订“文艺法”》中也提到了恶臭,他提到文艺界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这些因素如同荆棘丛中的恶臭,需要被清除。恶臭不仅是一种感官上的体验,更是一种道德和伦理上的警示。它提醒人们要保持清洁和卫生,避免污染环境,同时也警示人们要保持内心的纯净,避免被不良思想和行为所污染。无论是从古代文献还是现代文学作品中,恶臭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成为一种警示和反思的象征。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