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1-29 08:24:15
潘绥铭教授曾经讲过:在人们的性生活中往往凝聚着当事双方基本性格和心理状态的几乎全部特征。性感受的贫乏反映着人生的缺憾和生命的不满,反映着双方最深层、最隐秘价值观的不协调,反映着两个独立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心理错位与情绪失落。从根本意义上讲,这种贫乏是永恒的,它构成身心两方面的性与爱情的饥渴,推动着人们不断探索和开创爱的新领域,更新婚后的夫妻生活内容。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这种贫乏又形成一个隐隐作痛的“心病”,因为人们很少意识到它的存在,或不愿正视它,更多的人则是百思不得其解,从而无可奈何。这样,原本是永恒动力的东西,在无知无措中蜕变成负担与阻碍;而这种对性的需求、表现和升华,对性心理的交流与体验,往往形成不亚于性功能障碍的严重压抑。
查看详情